又到中元节:早点回家,别在外面浪了
2021-08-22 15:16:42
松谷闲人
4
中元节,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、七月十四、祭祖节,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中元节,俗称鬼节。在旧社会,是封建迷信的一部分,但到了现代社会,它内涵中的糟粕成分开始被逐步的剥离。现在的中元节,传承的是一份思念,一份亲情,一份孝义!
中国的传统节日里,中元节,与上元节、下元节共同组成了“三元节”。“三元”的说法来源于古代道教。在道教中,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合称“三官大帝”,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,分别在“三元日”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:“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,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,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。”
其中,中元节最为特殊。地官的所检重点是诸路鬼众,因此民间又流传七月十五地府开门放鬼魂的传说(部分地方是七月十四,比如广东),中元节渐渐具有了“鬼节”的意味,又适逢佛教超度亡魂的“盂兰盆节”也在这一天,所以七月十五便成了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节日。